「歷史第一大盜」盜跖,曾經跟徒弟解釋什麼是盜亦有道:
「推測房子裡有沒有財物,聖也;
帶頭進去,勇也;
撤退殿後,義也;
判斷風險,智也;
分贓公正,仁也。
不具備這一點而能成為大盜的,天底下沒有一個。」
民進黨雖然口口聲聲「去中國化」,但從任命邱太三來看,顯然民進黨是盜跖的再傳弟子,學習得淋漓盡致。
先講故事背景, 邱太三以國安會諮詢委員的身分,私下約桃檢檢察長彭坤業餐敘,提及司法個案,彭坤業因此對承辦檢察官施加壓力,終於東窗事發。
邱太三繞開法定陳情方式,偷偷摸摸的「餐敘」,這當然是「關說司法個案」,無須贅言,但蔡英文總統頂著這樣的壓力依然任用邱太三,倒是讓人耳目一新。
能夠請邱太三幫忙關說司法的,民進黨內大概不超過五個人,邱太三在被調查之後,堅持不透露這個「有人」是誰,這是「忠」。
而邱太三一人扛下關說司法的輿論壓力之後,事隔二年再度出任部會首長,更可看出民進黨這個「有人」的義氣,不會因為幫自己辦事的人曝光,就切割不理,這是「義」。
陳水扁曾說,政黨就是「政治幫派」,民進黨可以說是發揮得淋漓盡致,忠義雙全,讓人好不佩服!藉由邱太三的任命,民進黨想說的是:
第一、對民進黨的人喊話,幫黨做事,不用擔心犯錯背黑鍋,黨一定會照顧你的未來。
第二、未來被施壓關說的基層檢察官,不要以為曝光爆料有用。施壓的檢察長彭坤業平安退休,關說的邱太三回任陸委會主委,而當初爆料的基層檢察官,看來準備要黑一輩子。有這樣的前車之鑑,以後還有檢察官敢不聽話嗎?
第三、由小見大,不只是司法界,未來所有公權力所及的範疇,都是「順民進黨昌,逆民進黨查」。從中天的關台,馬英九的三百案,再到段宜康的「曲棍球案」檢察官被英系監委追殺、蔡英文親筆信介入郭瑤琪案,民進黨就是要全台灣都知道,我就是不中立,嘸你麥安怎?
只是,小德是大德之賊,民進黨內部的忠義,放在台灣人民的角度,就是不忠不義了。
這一次,我認同黃國昌,更認同他對「妨礙司法公正罪」的堅持